小麥香是什么?
很多人在選擇小麥面粉的時候都會喜歡選味道香的,認為有麥香味的才是好的。
小麥面粉的香氣成分主要是一些烴類、醇類物質。影響面粉氣味的因素有以下幾點。
1.品種
不同品種的小麥,香味是不同的。
有研究對丹麥81份小麥品種或地方品種的香氣進行了分析,一共鑒定出72種揮發(fā)性成分,不同品種的小麥粉香氣也會不同。
2.產地環(huán)境
即使是同樣品種的小麥,在不同的水土、氣候、栽培措施等條件下種植,香氣也會不同。
3.儲存的條件
通常來說,越新的小麥,麥香味越濃。
新鮮小麥不管是氣味還是營養(yǎng),都是比較好的。
因儲藏條件,比如溫度、濕度、氣體成分、微生物以及儲存時間的影響,小麥粉會逐漸失去原有的香味而產生各種異味,顏色變灰暗。
4.精制工藝的影響
由于小麥皮層中含有較多的揮發(fā)性成分或揮發(fā)性成分前體,因此小麥粉精制程度越高,胚芽和麩皮去除越多,小麥粉中的揮發(fā)性物質種類減少,總體風味也不斷減弱,即麥香味會變差。
很多人會覺得現(xiàn)在的面粉沒有以前的香了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精制加工。我們現(xiàn)在吃的大多數(shù)面粉都是經(jīng)過精制加工的,麥香味的確會損失,很多全麥面粉麥香味確實會更濃一些。
需要擔心面粉中的食品添加劑嗎?
為了改善質量,面粉在加工過程中也會用到各種食品添加劑,常見的有增筋劑,典型代表偶氮甲酰胺,還有增白劑,如過氧化苯甲酰。
網(wǎng)傳視頻中說這些添加劑有害健康,是不是真的呢?
1.過氧化苯甲酰
一些人在買面粉的時候通常喜歡顏色白的面粉,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面粉生產商可能用到增白劑,常見的就是過氧化苯甲酰(BPO)。
過氧化苯甲酰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。其作用除增白外,還有加速小麥粉后熟(又稱為熟化、成熟和陳化),抑制小麥粉的霉變,提高小麥的出粉率等作用。
過氧化苯甲酰曾經(jīng)是我國廣泛使用的增白劑和改良劑。
不過,我國在2011年5月1日禁止在面粉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酰。很多人就會認為是因為它不安全。其實這完全是誤解,之所以禁止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面粉改良劑使用,主要是因為輿論認為沒有必要,并不是因為安全問題。
任何一種添加劑,在批準使用之前都要經(jīng)過世界各國的安全評估,并在安全評估的基礎上確定一個“安全系數(shù)”,通常是一百倍,從而得到針對人的“安全劑量”。
這個安全評估的實驗數(shù)據(jù)是各國共享的。但在具體的管理時,各個國家也會根據(jù)本國的實際情況有所取舍。
比如,美國認為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中是有必要的,所以允許使用;而中國認為沒有必要,所以禁止了它的使用。
實際上,目前國際上,過氧化苯甲酰依然是很多國家和地區(qū)允許使用的面粉改良劑。比如,國際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法典委員會(CCFAC)、美國、新加坡和日本都允許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面粉改良劑使用。
2.偶氮甲酰胺
偶氮甲酰胺也是一種常用的面粉改良劑,在面粉中使用可以使面更筋道、有彈性,從而改善面包的口感,也有一定的漂白作用。
很多人擔心偶氮甲酰胺不安全。其實,從全世界的權威食品安全管理機構,包括聯(lián)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(lián)合專家委員會(JECFA)、美國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FDA)、歐洲食品安全局(EFSA)等,對偶氮甲酰胺的評估結果來看,按照標準將偶氮甲酰胺用于面粉中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,并不會使人得癌癥。
面粉中使用偶氮甲酰胺,其產生的降解物也沒有人類致癌性。
網(wǎng)上一些說法將它跟獸藥進行類比,并且說“偶氮甲酰胺分解物毒性超標90倍”等說法,完全是誤導。
還有人認為不安全的一個理由是,擔心企業(yè)會超量使用。
首先,我國對偶氮甲酰胺在面粉中的使用有嚴格的限量規(guī)定。
國家標準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(GB2760-2014)的規(guī)定,偶氮甲酰胺的使用范圍是小麥粉,最大使用量為0.045g/kg。
在小麥粉中添加偶氮甲酰胺,如果用量不超過0.045g/kg,是符合國家標準的,無可非議,也屬于正常生產,無違法和違規(guī)問題。
如果超量使用,就是違法的。
其次,偶氮甲酰胺并不像某些人說的,生產者可以隨意添加。
如果加少了,增筋效果不足,烤制的時候面團容易漲破、裂開。
如果加多了,過于筋道,烤制的時候氣泡就撐不開,面包會小而硬,所以,在實際生產中,添加偶氮甲酰胺也是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的,企業(yè)也不會隨便加,但不排除一些小企業(yè)、小作坊濫用的可能。
至于有些國家不用偶氮甲酰胺,只是出于對風險的管理不一樣,或者是有更好的替代品而已,某個國家禁用也不一定意味著不安全,這在食品行業(yè)中也很平常。
滑石粉確實是屬于食品添加劑,但并不允許用在面粉中,如果使用就是違法。而吊白塊、硼砂根本不屬于食品添加劑,而是非法添加物,是嚴格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。(本文有部分刪改)
作者:阮光鋒,科信食品與營養(yǎng)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
審核:張娜,北京大學公共衛(wèi)生學院副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
責任編輯:張兆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