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? 資訊 ? 政策法規(guī) ? 法律法規(guī) ? 正文

法治百科?普法詞條 | 非營利法人 Corporation Not For Profit
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5-19??來源:民主與法制社??瀏覽次數:144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
核心提示:法治百科?普法詞條 | 非營利法人中文名:非營利法人英文名:Corporation Not For Profit類別:民法概述民法典第87條第1款規(guī)定:“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,不向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,為非營利法人。”非營利法人與營利法人相對應,主要包括事業(yè)單位法人、社會團體法人和捐助法人,其中捐助法人包括基金會、社會服務機構、依法

法治百科?普法詞條 | 非營利法人

中文名:非營利法人

英文名:Corporation Not For Profit

類別:民法

概述

民法典第87條第1款規(guī)定:“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,不向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,為非營利法人?!狈菭I利法人與營利法人相對應,主要包括事業(yè)單位法人、社會團體法人和捐助法人,其中捐助法人包括基金會、社會服務機構、依法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等。

一、非營利法人的特征

(一)基于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而設立

基于公益目的所設立的法人主要是指面向社會大眾,以滿足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為目的的法人,如中華慈善總會、中國紅十字會等;為其他非營利目的所設立的法人,主要是指以互助互益目的而設立的法人,如商會、學會、俱樂部等。但非營利法人并不是客觀上沒有獲得利潤,也不是不從事經營活動,而是指非營利法人運作的目的并不是獲取利潤。

(二)不向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利潤

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的區(qū)別不在于是否從事經營活動,而在于其經營所得的利潤是否分配給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。營利法人所取得的利潤可以分配給其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。例如,上市公司可以向其股東分紅,而非營利法人則不允許進行此種利潤分配。

(三)組織機構具有特殊性

營利法人都有成員,因此,其組織機構中應當包含成員大會。民法典第80條第1款規(guī)定:“營利法人應當設權力機構?!边@里所說的權力機構就是指成員大會。而就非營利法人而言,除了社會團體法人以外,其他類型的非營利法人并不設立成員大會。

(四)終止后剩余財產的分配具有特殊性

與營利法人終止后將其財產分配給成員不同,依據民法典第95條的規(guī)定,“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終止時,不得向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剩余財產”。

二、非營利法人的分類

(一)事業(yè)單位法人

事業(yè)單位法人是指為實現(xiàn)公益目的設立的,由設立人出資,從事非營利性的社會各項公益事業(yè)的法人,如從事新聞、出版、廣播、電視、電影、教育、文藝、科研、醫(yī)療等事業(yè)的法人。國務院《事業(yè)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》第2條第1款規(guī)定:“本條例所稱事業(yè)單位,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,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,從事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衛(wèi)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?!?/p>

(二)社會團體法人

社會團體法人是指基于會員的共同意愿,為實現(xiàn)公益目的或者會員共同利益等非營利目的而依法設立的非營利法人,如工會、婦女聯(lián)合會、青年聯(lián)合會、工商業(yè)聯(lián)合會,以及各類、各級學術團體等。民法典第90條規(guī)定:“具備法人條件,基于會員共同意愿,為公益目的或者會員共同利益等非營利目的設立的社會團體,經依法登記成立,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;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,從成立之日起,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?!?/p>

(三)捐助法人

捐助法人,是指由自然人或者法人、非法人組織為實現(xiàn)公益目的,自愿捐助一定資金為基礎而成立,以對捐助資金進行專門管理為目的的非營利法人。民法典第92條規(guī)定:“具備法人條件,為公益目的以捐助財產設立的基金會、社會服務機構等,經依法登記成立,取得捐助法人資格。依法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,具備法人條件的,可以申請法人登記,取得捐助法人資格。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對宗教活動場所有規(guī)定的,依照其規(guī)定?!?/p>

三、非營利法人的設立和終止

(一)非營利法人的設立

在我國,非營利法人必須要具備法人的條件才能設立。民法典第58條對法人的設立條件作出了規(guī)定:“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、組織機構、住所、財產或者經費。”非營利法人的設立也應當具備該條所規(guī)定的條件。

非營利法人一般都需要依法登記設立,例如,民法典第88條對事業(yè)單位法人的設立作出了規(guī)定,依據該條規(guī)定,事業(yè)單位法人的設立一般都需要進行登記。該法第90條規(guī)定了社會團體法人的設立一般也需要進行登記。該法第92條規(guī)定了捐助法人和宗教活動場所法人應當依法登記設立。據此,我國就非營利法人總體上采許可設立主義。當然,如果法律規(guī)定不需要辦理登記的,其設立也可以不進行登記。

(二)非營利法人的終止

非營利法人可以因為目的已經實現(xiàn)、期限屆滿、被撤銷、合并等原因而終止。依據有關法律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,非營利法人的終止一般都要進行清算,以清理其債權債務,保障債權人利益。例如,慈善法第18條第1款規(guī)定,“慈善組織終止,應當進行清算”。

民法典第95條規(guī)定:“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終止時,不得向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剩余財產。剩余財產應當按照法人章程的規(guī)定或者權力機構的決議用于公益目的;無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規(guī)定或者權力機構的決議處理的,由主管機關主持轉給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法人,并向社會公告?!币罁@一規(guī)定,非營利法人終止時,其剩余財產分配應當遵循如下規(guī)則:

第一,不得向出資人、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剩余財產。非營利法人的“非營利”特點決定了其剩余財產不能分配。因為其財產本來要用于公益事業(yè)的,因此,允許分配剩余財產,與此類法人的設立目的不相吻合。許多非營利法人的財產來源是多元化的,不僅來自出資人、設立人或成員,也可能來自政府的經費支持、個人或組織的捐款、稅收優(yōu)惠等。如果將剩余財產分配給出資人、設立人或成員,就可能使其獲得不當的利益,也可能使非營利法人轉化成為營利法人。

第二,剩余財產應當按照法人章程的規(guī)定或者權力機構的決議用于公益目的。既然非營利法人的設立目的一般是公益目的,所以,通過法人章程或權力機構決議,可以將其繼續(xù)用于公益目的。不過,這一公益目的可能與該非營利法人設立的公益目的不完全相同。

第三,無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規(guī)定或者權力機構的決議處理的,由主管機關主持轉給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法人,并向社會公告。慈善法第18條第3款規(guī)定:“慈善組織清算后的剩余財產,應當按照慈善組織章程的規(guī)定轉給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組織;章程未規(guī)定的,由民政部門主持轉給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組織,并向社會公告?!泵穹ǖ涞?5條所說的“無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規(guī)定或者權力機構的決議處理”,是指法人章程沒有規(guī)定或者權力機構沒有作出決議,或者法人章程的規(guī)定或者權力機構的決議違反了法律或者章程。

民法典第72條第2款規(guī)定:“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財產,按照法人章程的規(guī)定或者法人權力機構的決議處理。法律另有規(guī)定的,依照其規(guī)定?!彼?,對于一般的法人而言,其剩余財產可以依據章程規(guī)定或權力機構的決議處理,但是,對于特殊的法人,則可能存在特別法的規(guī)定。因此,民法典第95條的規(guī)定可以理解為例外規(guī)則。

四、相關法律法規(guī)
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第87條至第95條

《事業(yè)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》第2條
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》第18條

來源:中國法律咨詢中心

責任編輯:馬毓晨 廖衛(wèi)華

總平臺審核編輯:翟鈺

?
?
[ 資訊搜索 ]? [ 加入收藏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違規(guī)舉報 ]? [ 關閉窗口 ]

免責聲明:
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(lián)網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。



?
?

?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友情鏈接 >> 更多